卡片笔记法怎么用最科学合理?
为什么用卡片?
因为在我们的记忆,有一个特点叫做存入的越难,提取就会越容易,但如果你存进去越容易,提取的就会越难,什么意思?你回想一下,我们都有过很多读书管理工具对吗?比如我以前看电子书,用印象笔记,我看这段内容挺好,立马摘一段去,贴到印象笔记里,这就完了,存入很容易。
不知你想过没有,我们对于用知识这个事情,到底是没时间存还是没时间提取?
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存储和提取哪个会更加的迫切?
我认为提取是一个难点,因为你遇到问题,就好像我现在要写作,但时间非常短,我要快速作出反应,就要求我短时间提取,而我存的时候,可以是任何时间,用碎片时间输入,所以在平时输入时零存,关键的时候才能整取,这才是关键。如果我读书没留卡片,就是没存进而没得取;如果我写卡片写的比较多,关键时候拾出来就是一个零存整取,所以在我看来卡片就像知识界的集装箱,集装箱的作用是什么?就是提升效率,方便存取。
如果没有集装箱,你想想这个场景,我堂哥以前就是在船上做水手的,你把这个东西运到码头上,然后水手们慢慢的往船上搬东西,或者开个叉车把东西运上去,如果没有集装箱,那它这一船其实根本装不了多少东西,而且每个东西都需要从码头上搬到船上码好,才能再搬下一个,而更快的方式是什么?
我先把东西集中的装到箱子里面去,再把箱子快速的搬到船上面码好,靠岸之后收货人把自己的箱子搬到码头上面去,慢慢拆封就好,搬完这边就可以同时装货了,这种方式把整个码头的货运效率提高了20倍左右。这就是集装箱的来由,也是它的好处。
卡片也是这么个东西,想一下平时你的知识存进去的时候是高度非标的,你看大部分的人是怎么存知识的,有人是用脑图来存知识,脑图给我的感觉是存起来费工夫(费功夫+难),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很多人画导图就直接看书上的大纲或者目录,直接抄一遍,看似费了很多功夫,但其实没动脑。然而你把大纲抄一遍并没有什么用,因为大纲不代表理解了。很多人会把大纲抄一遍或者画一遍,存就很麻烦,而更难的是取。你遇到一个问题,你想抓个概念出来,你怎么找到它?它们是一张张图啊,你要先用OCR准确识别你图上的文字,可能说我要写篇作文,你要同时打开五六个脑图还有可能找不到需要的内容,光找到所需素材就是个大工程。
然后是知识管理工具,比如我之前用印象笔记,它比用脑图提取快了一些,但是真正用也很难。因为我输入的太容易了,直接选中一段话复制粘贴就完了,以至于用的时候根本就想不起来记了些什么,连关键词都找不着,因为【输入越容易提取就越难】
卡片则不同,卡片在录入的时候很难,这个难和上面脑图的难是不同的,这里说的是要动脑要思考,你要用自己话把这个概念讲清楚,这有点难。而一旦你录进去以后,你会发现要写东西的时候,它会自己蹦出来,因为它提取就会很简单,它就像集装箱的原理,你装集装箱这个事情可以很慢,但是因为有了集装箱,你把它从脑子里运出来就快,所以我现在写文章就很顺,我先把主题定好,然后根据我的关键词去搜索,如果关于这个关键词关联的内容很多,我会选几张,如果不多那就有几张是几张,然后把这些卡片往边上一放,这篇文章的70%-80%就解决了,加上一些连接词后,再排个版很快就可以搞完,所以即便是我用了这么多的知识管理工具,有的用了很多年,但当我熟悉卡片之后,我还会觉得卡片是用的最顺手最高效的,虽然存的时候慢一点,但提取会快很多,是真正的把书读好了。
有了知识,没有解决问题,那其实还是没用。所以我们要写行动指引,这就是存-个心锚,当你遇到什么情况的时候,你能知道这个知识能跳出来帮你解决问题。
请先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