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节气之「夏至」
【夏至】: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。夏至的“至”,并不是“到”的意思,而是“极致”的意思。
【时间】:夏至在公历6月21日前后(今天是2022年6月21日), 是夏季的第4个节气。
【位置】:太阳到达黄经90度,直射北回归线,今天是一年中我们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。
夏至与农时
夏至前后,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,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,湿润灌浆。
农谚说:”夏至不锄根边草,如同养下毒蛇咬。”夏至时,庄稼长得快,杂草长得也快,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。
我有亲戚在农村,这种暴烈的天气,要在烈日下抽水灌溉,锄草灭虫,真的是太辛苦了。
夏至气候
※ 夏至温度
夏至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但并不是北半球最热的一天。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,夏至之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陆地气温还将继续上升,夏至之后还有小暑和大暑。
夏至时,除青藏高原和其他高海拔地区外,全国最清凉的地方当属环渤海沿海区域。夏至时渤海的水温还相当凉,只有20℃上下。受渤海影响,其周边的沿海地区清爽宜人,适合前往避暑。等疫情过了,将来可以安排去度假。
※ 夏至的雨
华南龙舟水和台风雨,我们这里“疯梅雨”,北方也常常出现雷雨大风、冰雹、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,南方和北方,全都狂雨暴烈。
刘禹锡《竹枝词》中“东边日出西边雨”描述了夏至以后午后至傍晚常见的变化多端的雷雨天气。
夏天的午后,地面接收到大量的能量,地表温度升高,水份蒸发快,空气中的水汽就多,这些水汽被温气流推送到高空,形成厚厚的积雨云。积雨云越积越厚,一旦上升气流的力量无法托住它,就形成了降雨。积雨云之间也会因为强烈的对流摩擦而放电,形成闪电。
积雨云覆盖的面积不会太大,一般多为几公里到十几公里,加上它的运动速度很快,所以这种雷阵雨不会持续很长时间,很可能东边日出,西边大雨,一会儿之后东边大雨,西边日出。
有水汽,有阳光,所以我们夏至的午后很可能会看到漂亮的彩虹。
※ 夏季风
印度洋的夏季风在夏至之前爆发,经过云南时,云贵高原的雨季全面开始;福建的汛期、台湾的梅雨启动并加强,咱们这里(江南及沿工地区)梅雨进入最强的时段。
※ 夏至台风
我们国家台风最活跃的季节就从夏至开始,直到9月末,第一个台风很可能在夏至登陆。
夏至三候
■ 初候,鹿角解。 —— 夏至前后,鹿角会出现脱落的现象,鹿角脱落不代表凋零、结束,而是代表生长和新的开始。
■ 二候,蜩始鸣。 —— 蜩,就是蝉,知了。蝉鸣是阳气盛的标志,是盛夏的象征。
■ 三候,半夏生。 —— 半夏是一种中草药,也叫三叶半夏、水玉等。夏至前后,半夏就开始出苗了。
夏至美食
※ 凉面
凉面最早起源于河南,又称过水面。夏日炎热,古时人们通常胃口不佳,故凉面受到喜爱。中国各地都有凉面的传承,口味也不大一样。西北牛肉凉面,四川红油凉面,北京的素什锦凉面都是代表。夏至,阳气极盛,再也没有比在树荫下吃一碗过水凉面快意的事情了。
夏至风俗
※ 祭地
早在周代,古代帝王就要在春分祭日,秋分祭月,冬至祭天,夏至祭地。天坛、地坛、日坛、月坛和先农坛,合称为“五坛”,是北京城中重要的古代祭祀场所。
夏至期间农作物生长很快,为祈求五谷丰登,夏至倍受古人重视,是古代极为重要的节日之一。
※ 消夏避伏
夏至在古代是一个消夏避伏的节日,称为“夏至节”,上到宫廷下到民间,都想尽各种办法来避暑。
※ 观极光
夏至时节,在黑龙江漠河有可能能看到北极光,每年都有很多人去看。观极光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
夏至的花
※ 绣球
绣球 —— 宋 · 杨巽斋
纷纷红紫竞芳菲,争似团酥越样奇。
料想花神闲戏击,随风吹起坠繁枝。
绣球花花型丰满,大而美丽,其花色能红能蓝,令人悦目怡神,是常见的盆栽观赏花木。花期在6月-8月。
※ 百合
百合花很漂亮,花期5-6月,果期9-10月。
中国是百合的故乡,自东汉起就有人工栽培百合花的记载,超初人们并不是为了观赏百合花,而是为了它的药用和食用价值。百合花含芳香油,可作香料;鳞茎含丰富淀粉,是一种名贵食品,亦作药用,有润肺止咳、清热、安神和利尿等功效。
百合的名字也好听,有“百年好合”的寓意。
一首诗时间
※ 竹枝词 —— 唐 · 刘禹锡
杨柳青青江水平,闻郎江上踏歌声。
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。
※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—— 唐 · 白居易
忆在苏州日,常谙夏至筵。
粽香筒竹嫩,炙脆子鹅鲜。
水国多台榭,吴风尚管弦。
每家皆有酒,无处不过船。
交印君相次,褰帷我在前。
此乡俱老矣,东望共依然。
洛下麦秋月,江南梅雨天。
齐云楼上事,已上十三年。
请先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