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识博主做产品赚钱的6个阶段是什么?
今天偶然看到一篇李翔采访三顿半咖啡创始人吴骏的文章,里面提到了他做产品的6个步骤,看完后突然觉得这6个步骤也非常适合知识博主做产品,这里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。
第一步:立意
所谓立意就是,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,要想清楚它的价值究竟在哪里。我们做知识付费产品的第一步也是这样,先想起楚我做这套课程究竟是为了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?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吗?这个问题用户可以通过自己学习来搞定吗?
不是所有的教学都可以通过线上课程来解决的,之前有舞蹈老师问我,为什么你的舞蹈室不做线上课程,我的回答是:舞蹈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视体验细节的服务,线上课程根本无法实现。
所以,这个课程做了也卖不好,不如不做。
就像吴骏说的:战很容易,各种想法兴师动众;但略是难的,要审慎推敲、习惯否定自己。
第二步:结构
所谓“结构”,就是一个有系统的规划,而不是在某一个单点上做很多文章。在吴骏看来,产品好,不仅仅是要在一个点上有创新和突破,最好是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思考和规划。
这也是从用户倒推的,产品最终是为了用户体验,用户体验本身就不会是一个单点的体验,而是要覆盖方方面面。
那么,对于我们自媒体人来说,你做一个知识产品,是否把从产品价值到用户交付的每一个步骤都想清楚了?比如说用户看到你课程的推广海报,是否能清晰的感知到课程的内容结构?
比如说用户在报名之后,是否有工作人员即时对接用户?告知用户上课时间?发放产品手册?拉进课程社群?结构除了要素还有流程,要素齐不齐,流程是否完整,这些都是我们做产品需要思考的。
第三步:产品
做产品本身,吴骏说,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,就是“一件事一件事做好,一个一个细节枢好。
在我看来,做产品不需要聪明的人,而是需要大家都熟悉的那个“工匠精神”
做一套课程,并不是写散文也不是写故事,而是要把你掌握的核心技巧全部的告诉用户。
知识付费本身就是帮助用户节省时间的,那么你的课程是否做到了这点?用户学习完之后,是否能对某个领域有一个较深的理解,或者说帮他解决了某个问题?这个是你需要关注的。其实,不要觉得做一套课程很难,并不是非要成为一个知识博主才能做课,做课的意义在于你是否在某个领域真的有货,只要你自己有货,按照定的步骤写出来/说出来,就是课程。
第四步:上市
吴骏的风格是,新产品要静默上市,不做宣传,没有推广,然后,利用这段时间多找问题,给产品找到选代改进的空间,做完选代和改进之后,再上市。
针对这点,我不同意他的说法,我之前跟我的合伙人说过,你不要等到把产品做出来,再去宣传,这样就晚了,更别提静默上市了。
一个知识博主,当你在做产品的时候,甚至在磨课的时候,就要把所有的过程公之于众,让大家看到你在做一件什么事情,只要被看见,用户才有可能持续关注,关注才会有意识的植入,最后才会购买。
好莱坞的一个电影,基本在上上映前的8个月就要开始宣传片的推广了,有的甚至在没拍的时候,就开始放出些新闻了。
所以,如果你想把自己的课程卖爆,一定要提前做好铺垫。
第五步:推荐
这里说的推荐,指的是用户推荐。
比如说现在很多新消费品牌都包含了种生活方式,用户购买产品并不是简单的使用和消费,而是一种向身边人展示自己生活方式的途径和渠道。文章里提到,三顿半的超即溶咖啡产品是在社交网络上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产品。产品刚开始上市时,没有花什么钱推广,但是销量却一直增长,就跟用户的晒图和推荐有很大关系。
但是在吴骏看来,用户拍照、晒图、推荐,其实只是个结果。你很难通过给用户一个即时的激励,比如说你晒图我就给你个奖励、发个红包来做到。
这个我是深有感触的,如果说把自己的社群当做一个产品来运营,那么用户是否愿意自发性地去分享这个社群呢?
我觉得,社群用户里的每一个动作都应该和他加入这个社群的初衷有关系,而社群的初衷就是你做这个社群的立意。
如果你对外给人的感觉就是:你加入我的社群,可以进来混流量,那么用户进来后肯定不会自发推荐的。
所以,推荐这个动作其实是融入到产品价值和体验中的,用户体验感好,就自然会分享,因为他觉得分享这个体验,可以让自己很有面子,很有优越感。
第六步:迭代
产品在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,你就要赋予它能够迭代的能力。
迭代是一种生命力,是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元素。
做知识付费产品有2个重要的思维:
1、先完成再完美
2、快速迭代
这2个其实相辅相成,你做一套课,总想悠大招,做出一套特别满意的课程,做出一套完美的课程,那是不可能的。
而当你做出来之后,就像拿着这一套课程卖好几年,那也是不可能的。
先做出来,就是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市场的检验,然后去把它迭代到2.0阶段。
好啦,这6个步骤说完了,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知识博主,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做一套知识付费产品来帮助个人IP的传播和变现。
请先
!